
2023年度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度工作总结1XX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党组、行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运输行业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各项中心工作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交通工作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XX年主要工作
(一)重点工程按时完成。
1、全面推进亚行贷款项目。亚行贷款项目有33条道路共134.4公里,目前第一批略坪路等四条路已全面完工,其余29条道路今年5月份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将全面完工。
2、顺利完成国省干线公路迎检工作。为迎接“xxx”国家国省干线管养检查,我局就精心准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安排了专项资金,实行责任到人,通过努力,国道 g108线罗江段路况检测取得了优良成绩。
3、完成城南新区黄水河桥建设,天一路目前正在进行水稳层铺筑。
4、文星大桥加固维修工程正在组织施工,11月底前将完工。
5、成什绵复线金山连接线已全面完工。
6、绵罗公路罗江段安保工程的完善正在实施中,年底将完工。
7、积极配合成什绵复线高速公路和城际轻轨铁路建设,落实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及时解决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完成了万佛寺、倒湾两个欧式招呼站建设。
9、完成了金山干道、慧觉干道、略坪干道等干线公路的重建,大御路已完成80%的工程量,年底将全面完工。
(二)公路管养有效加强。
1、强化公路日常养护,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我局以迎接交通运输部对国省干线公路检查和“道路交通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共投入各类机械设备790余台次,投入养护职工13000余人次,维修路面6500余平方米,整治干线公路和部份联网公路130余公里,公路路况指数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2、搞好上路巡查,坚决纠正侵害路产路权的违章行为。抽调多台执法车专门用于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纠正和处理各类侵害路产路权行为。查处各类路政案件45件,结案45件,结案率100%,有效的维护了我县公路路产、路权,确保了全县道路安全畅通。
(三)运输管理有序开展。
1、不断完善客运网络,新开行了罗江至白马关倒湾古镇、罗江至万佛寺等旅游线路。围绕春运、五一、十一等客运工作重点,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圆满完成运输任务,预计全年输送旅客40万余人次。
2、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市场管理。全县出租车全部安装了gps,统一更换使用带有led电子显示屏的顶灯,不仅加大了公益事业和“中国幸福家园”建设的宣传力度,也提升了出租车行业的窗口形象。
3、采取新技术新手段加强对货运车辆特别是危险品货运车辆以及维修厂家的监管力度,货运及维修行业规范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4、加强对非法营运打击力度,不断净化运输市场。全年共上路稽查1500人次,检查车辆1600辆,查处违章59次,有效的遏制了非法营运。确保了各条城乡公交车辆、客运班路的正常运行,维护了运输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四)安全稳定态势保持平稳。
1、成立组织、制定措施。成立了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了目标责任,与各个单位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了安全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制定和完善了安全生产考核实施办法、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和公路防汛抢险预案,组建了公路、桥梁抢险保通应急队伍和公路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加大安全经费投入,细化安全管理措施,强化源头管理。坚持了每月安全检查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了全县交通运输及在建工程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制定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并先后在县汽车站开展了地震应急,在重点道路、桥梁开展抢通保通应急等多次演练,提高了交通系统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运输保障能力。
3、以情感人,化解矛盾。认真做好民事调解工作,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全年接受乘客投诉事件6起,均与客运公司和客运车站妥善解决,确保了团结和稳定。
(五)扎实开展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为打好“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持久战,我局认真贯彻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文件精神,继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扎实开展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全年投入300多万元整修道路1XX多平方米,新栽植行道树2500余株,清扫、保洁公路160余万平方米,清理、疏通公路边沟110余公里,涵洞清淤58道,清理公路边坡、路肩杂草8400余平方米,清扫路面堆积物700余方,管辖公路基本达到畅、洁、绿、美、安的目标。
(六)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又上台阶。
1、完成了市级文明单位和卫生单位的规划创建和申报工作。5月份被表彰为“市级文明单位”。
2、交通系统按照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在交通运输系统及全县运输行业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各党支部和运输企业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在交通运输行业掀起了“创先争优”的热潮,局总支被推荐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3、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局被县纪委确定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试点单位以来,我局精心组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此项工作。市县纪委多次在我局召开现场观摩会,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4、局工会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节假日组织开展了文体和慰问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为交通系统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被县总工会评为目标考核“一等奖”。
(七)扎实开展联镇帮村助组工作。
坚持经常深入到联系的慧觉镇富荣村、龙王村、明月村调查研究,积极协助做好村上的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将所帮扶的三个村的组道建设纳入建设计划,共建组道24.55公里,补助资金24.55万元。
2、帮助富荣村、龙王村恢复维修村道和村阵地建设32万元。
3、组织实施龙王村至明月村的村道,预计年底将完工。
4、协助完成慧觉镇汽车站至荣荣加油站路段1.8公里道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由我局负责完成路面硬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投入资金100余 ……此处隐藏22493个字……修建大庙、小落、香林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解决大庙村安全饮水问题,乡域内交通、水利、教育、民政、文化卫生、电力通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提升,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11、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建设相关要求,加大对旭日玫瑰、新农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蜀雅禾公司、老易养公司、瑞毅峰公司、瑞福生公司协调服务力度。
12、加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
对农业重点项目和种养植户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在贷款、用地、水利配套、电力、技术指导等方面重点支持。同时,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重视农业科技人才技术更新,加强对乡村干部、种养植大户的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定期组织部分乡村干部及种养植大户到农业较发达地区实地参观学习,提高科学技能,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13、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试点和创建“四好村”活动工作成效明显
20xx年,围绕大庙、小落、香林等村扶贫新村建设和六城、上坝、红岩、共和、禾林、XX等村“四好村”建设,实施村容村貌及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新村建设规范有序,引导农民群众追求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扎实树立农村社会新风尚,推动完善农村培训,通过“农民夜校”等形式按期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日常技能、文体娱乐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有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全面巩固省级卫生乡创建成果,全面建成“四好村”,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存在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提质扩面、农民增收、“四好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集中打造一线产业。根据农旅融合产业环线建设要求,将天芦路沿线产业结构调整作为XX乡特色产业环线建设的主战场,把资金、项目、精力集中投放到公路沿线田间地块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在禾林建设万亩山药产业观光园,上坝建设万亩优质水稻农业公园,在红岩建设千亩玫瑰产业园,在香林共和建设千亩土耳苕示范区,在大庙、六城、红岩建设千亩中药材种植区,在大坪山建设千亩高山有机茶博园,通过一线产业带动辐射全乡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农业产业载体。
2、强化沿线节点布局。狠抓沿线节点打造,完成国道351线天全禾林道口、大坪山农业公园道口、上坝万亩优质稻公园道口的景观节点建设;完成沿线旅游标识标牌协调安装;启动禾林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规范山药基地标识牌,建成万亩山药产业园观景平台,山药谷、农业公园、高山有机茶道口山门,农旅融合态势初显。
3、全力提升基础设施。以农旅融合产业环线打造为主线,以大坪山农业公园、禾林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中心,积极争取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到20xx年前力争完成大坪山道路加宽改造,全乡通村道路全面实现双向通行,56个村民小组全面完成通组路硬化。同时,围绕重点产业狠抓产业路、生产便道延伸,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运载条件和旅客的承载能力。
4、助推产业提档升级。转变农产品传统销售模式,积极探索产业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引进旭日玫瑰、西蜀雅禾等生态农业企业在XX安家落户,生产山药片、山药面、玫瑰精油、玫瑰花饼等精加工产品,争取引进林竹产品、药材加工企业进驻XX投资办厂,不断丰富各产业的利益联接机制;同时,加强绿色品牌创建和特色产品包装,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产品外在形象和产品知名度。
5、补齐旅游发展短板。围绕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重点在禾林建设山药美食区;在红岩、XX建设玫瑰特色旅游观光体验区;在共和、香林、小落建设水库垂钓、果蔬采摘区;在上坝六城建设鱼虾垂钓烧烤区;在大庙建设生态康养区,以农家乐、民宿等经营形式让游客吃农家菜、品有机茶、尝特色美食,通过以特色产品销售刺激产业发展,以旅游接待增加群众收入,在全乡逐步形成“以农带旅、以旅促农”的发展格局。
6、深挖文旅特色亮点。深掘XX红军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底蕴和潜力,对稻香贡米、杨家祠堂、红军总医院,指挥所旧址等特色旅游节点进行提升打造,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着力把XX打造成为农耕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家风家教教育基地;同时,依托六城村聚居点资源和XX河水资源优势,开发河道漂流旅游项目,配套建成蓝莓、无花果采摘园,标准化游泳池和儿童水上乐园;积极动员都江堰老易养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继续扩大在XX的康养产业投入,努力打造集生活体验、思想教育、“果—药—蔬”采摘、河道漂流、游泳戏水、骑游观光、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娱乐环线。
7、狠抓特色会节活动。依托XX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筹备举行一批会节活动,如:杨家祠堂祭祖会、金银花采摘节、玫瑰采摘康养体验和二郎山山药节等特色会节,在展现XX产业发展成果和弘扬家风家教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XX的旅游品位和农特产品知名度,打造XX特有的农旅、文旅品牌。同时,指导各村开展乡风文明、廉政文化、脱贫感恩等文艺演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既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又培育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8、拓宽渠道助农增收。依托产业发展,着力实现“寸土生多金”目标,主要有土地流转获租金、务工创收挣薪金、参与发展赚现金、土地入股分红利,不仅把群众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可以根据产业发展前景好、市场优的项目,利用未流转的土地参与项目当中,直接产生效益,还可以让群众在如玫瑰园、荷田养鱼等种植、管护、采挖的各个环节均可获得劳务收入;同时,鼓励和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民宿接待等,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不仅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同时也形成全乡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